2014年05月13日
民辦教師
我上小學時,除了校長是公辦教師外,其他都是民辦教師。民辦教師選自本鄉本土,是各村的識字人,學問恐怕最起碼也是初中畢業以上。
家有半鬥糧,不當孩子王。教師是辛苦的,人所共知;教師的工資是微薄的,亦是人所共知。而民辦教師的工資收入僅僅是國家正式教師的幾分之壹(上世紀九十年代,壹年也沒有2000元),但卻要完成和正式教師壹樣甚至比他們更繁重的教學任務,為國家基礎教育作著貢獻。
他們是典型的泥腿子,壹手撮土為泥,壹手握土為筆。我的壹位小學教師,壹次下雨天,提著自己新買的膠鞋上班,學生問他怎麽不穿呀,他說怕新鞋沾上了泥巴。這話讓學生感到好笑,也感到心疼。
他們有兩份責任田,壹塊黑板和幾畝自家的土地。他們在移植嫁接,在農家孩子的心田裏,象種植水稻壹樣,根植知識。他們同時需要拔掉孩子心中和莊稼地裏的雜草,讓兩塊田都生長得旺盛,赤足奔波於象形文字式的田徑,從腳心發始穿透於全身的傷痛,常常叫民辦教師步履踉蹌,扼筆嘆息。
他們的內心是陽光的,自顧穿著粗布衣衫,笑傲江湖,安之若素。他們是壹群扶貧的人,彎下腰將壹株株禾苗擺正,休息日走進田野,高粱們紅光滿面,列隊相迎,他們像檢閱自己的學生壹樣,伸出粘滿粉筆灰的手指,敲敲某個低垂著頭的穗子。動作如此熟稔,自然也是滿臉的紅光。
我上到小學五年級時,開始時興民師考轉。我的兩位畢業班老師,當然是崔莊小學的中堅,也是最有知識和能力的,他們壹邊教書,壹邊挑燈夜戰,拼命復習,他們算是較早考轉的,學生們都為他倆高興。只可惜,考轉沒幾年,他們都未到退休年齡時,便因積勞成疾,患病作古。
那時,每年的考轉指標雖然有限,民師們都在爭取,並常常擔驚受怕,提心吊膽,身心疲憊。1986年,是全縣安排最後壹批民師,此後民師安排關閘。但教師不夠用時,只好聘壹些代課教師。八十年代,鄉裏開始因計生等籍口,清退壹批民師。到2000年時,凡當時在冊的民師壹律轉正,代課教師也全部清退,不復存在。民師們與正式教師享受了同等待遇,了卻了多年的載道怨聲。
然而被辭退的民辦教師,包括代課教師,多年來,政府也沒給他們壹個說法。他們大都年過半百,甚至年過花甲,走向衰弱和垂暮,生活貧困、潦倒,成為社會弱勢群體。所幸,2013年,國家開始對他們開始統計,計劃按教齡會給他們發放壹些補貼,這多少也算是對他們這類曾為我國基礎教育和掃除文盲做過貢獻的安慰。
民辦教師,這個名字,如壹頂稻桿編織的草帽,在晚風中搖曳。
民辦教師,是壹本繁復蕪雜的書,翻過去是谷雨、芒種和秋分,翻過來是字母、數字和童話。
民辦教師猶如紅燭,永遠亮在鄉村的深夜。
家有半鬥糧,不當孩子王。教師是辛苦的,人所共知;教師的工資是微薄的,亦是人所共知。而民辦教師的工資收入僅僅是國家正式教師的幾分之壹(上世紀九十年代,壹年也沒有2000元),但卻要完成和正式教師壹樣甚至比他們更繁重的教學任務,為國家基礎教育作著貢獻。
他們是典型的泥腿子,壹手撮土為泥,壹手握土為筆。我的壹位小學教師,壹次下雨天,提著自己新買的膠鞋上班,學生問他怎麽不穿呀,他說怕新鞋沾上了泥巴。這話讓學生感到好笑,也感到心疼。
他們有兩份責任田,壹塊黑板和幾畝自家的土地。他們在移植嫁接,在農家孩子的心田裏,象種植水稻壹樣,根植知識。他們同時需要拔掉孩子心中和莊稼地裏的雜草,讓兩塊田都生長得旺盛,赤足奔波於象形文字式的田徑,從腳心發始穿透於全身的傷痛,常常叫民辦教師步履踉蹌,扼筆嘆息。
他們的內心是陽光的,自顧穿著粗布衣衫,笑傲江湖,安之若素。他們是壹群扶貧的人,彎下腰將壹株株禾苗擺正,休息日走進田野,高粱們紅光滿面,列隊相迎,他們像檢閱自己的學生壹樣,伸出粘滿粉筆灰的手指,敲敲某個低垂著頭的穗子。動作如此熟稔,自然也是滿臉的紅光。
我上到小學五年級時,開始時興民師考轉。我的兩位畢業班老師,當然是崔莊小學的中堅,也是最有知識和能力的,他們壹邊教書,壹邊挑燈夜戰,拼命復習,他們算是較早考轉的,學生們都為他倆高興。只可惜,考轉沒幾年,他們都未到退休年齡時,便因積勞成疾,患病作古。
那時,每年的考轉指標雖然有限,民師們都在爭取,並常常擔驚受怕,提心吊膽,身心疲憊。1986年,是全縣安排最後壹批民師,此後民師安排關閘。但教師不夠用時,只好聘壹些代課教師。八十年代,鄉裏開始因計生等籍口,清退壹批民師。到2000年時,凡當時在冊的民師壹律轉正,代課教師也全部清退,不復存在。民師們與正式教師享受了同等待遇,了卻了多年的載道怨聲。
然而被辭退的民辦教師,包括代課教師,多年來,政府也沒給他們壹個說法。他們大都年過半百,甚至年過花甲,走向衰弱和垂暮,生活貧困、潦倒,成為社會弱勢群體。所幸,2013年,國家開始對他們開始統計,計劃按教齡會給他們發放壹些補貼,這多少也算是對他們這類曾為我國基礎教育和掃除文盲做過貢獻的安慰。
民辦教師,這個名字,如壹頂稻桿編織的草帽,在晚風中搖曳。
民辦教師,是壹本繁復蕪雜的書,翻過去是谷雨、芒種和秋分,翻過來是字母、數字和童話。
民辦教師猶如紅燭,永遠亮在鄉村的深夜。
Posted by 会飞的鱼 at 16:29
│時間如流水